![]() |
端午假期到上海的自由行.應該是我旅行這麼久以來.第一次認真的為了尋找美食做功課
小楊生煎包.這個小小的.大概只有台灣水煎包2/3大的點心是我會極力推薦.到現在還會懷念的美味…
![]() |
可別直接進店拿了錢就要買.先在一旁的小窗口點完餐.付了帳
拿張糧票餐券.才能拿到餐點開始享用
![]() |
邊桿皮兒邊包餡.我的座位後面隔著玻璃就是”生產區”.雖然十分好奇內餡是怎麼包的.可以這麼飽滿多汁
可是我還是太客氣了.應該拉長鏡頭多拍幾張的.話說回來.拍了.好像也沒啥用.又不可能這麼搞剛的自己DIY生煎包
![]() |
熱騰騰的生煎包上桌了…..一盤四顆RMB$4.胖胖的模樣.個兒不大.薄薄的皮外面均勻分布著白芝麻
![]() |
小心!會燙嘴的.如果以在台灣吃水煎包的豪邁方式大口咬下.一定會被熱騰騰的湯汁給燙到
記得先秀氣的咬一小口.用湯匙接住湯汁先喝掉才不會滴的整個盤子甚至濺到衣服上
不誇張.上面的一顆生煎包可以滴出滿滿的三個湯匙的湯汁.原先以為內地的口味比較重
想必湯汁也會鹹的讓我很灌很多水.喝了一口之後很意外的.湯汁很鮮甜又不油膩
![]() |
薄薄的外皮搭上鮮肉餡.即使把湯汁都先倒出來喝掉了.吃起來的口感還是很 juicy
在口中咀嚼有肉香.蔥香混合著外皮的麵粉與芝麻香.配上烏龍茶……..一整個讚
要不是後面還有大餐等著.就吃這麼四顆.怎麼樣都覺得不過癮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如果.以在台灣的小吃美食消費水準到上海吃這些點心.會讓你覺得不可思議的便宜
ㄧ個生煎包只要RMB$1.折合台幣不到5元.台灣一個水煎包好像就要10元吧?不太記得…:P
上海叫生煎包.台灣說水煎包.有人說一樣.可是我覺得作法大不相同
上海生煎包比較像小籠包的內餡作法.皮薄.餡多肉.一整顆裹著飽滿的湯汁
台灣的水煎包我記得內餡有高麗菜.肉末.韭菜.粉絲(應該有吧?很久沒吃了.應該沒跟韮菜盒子搞混)
上下跟鍋子接觸的外皮煎的焦香脆.我喜歡皮厚一點.咬起來有種飽嘴的滿足感.最好再淋上一些辣椒醬…
不知道是不是在旅行的時候.味蕾的包容度比較高
這次到上海旅行吃的食物.倒不會特別覺得口味很重
一向習慣了清淡的飲食.常常吃了外食之後就會覺得..
店家是不是打翻了鹽罐.還是倒油的時候不小心滑了手
總是對外面的餐飲多油.多鹽.甚至加了過量的味精而覺得不習慣
尤其我對味精這項調味品極為敏感.甚至有過味精中毒的”不酥胡”經驗
還好.在旅行的時候似乎很容易的就入境隨俗的習慣了當地的口味
這個”好習慣”.不管到哪個地方.都維持的不錯.也希望以後繼續保持下去
小楊生煎包.在上海有多家分店
這次去的是寧波路店.應該說是胡亂逛到的
跟原先準備想去吃的不同家
那天運氣好.沒遇上排隊的人龍
沒等很久就吃到了傳說中的美味生煎包
只是那天有個怪婆婆在店外大聲咆哮
濃厚的鄉音讓我聽不懂是在咒罵些什麼
而且一直持續到吃完生煎包都還在門口嚷嚷
大概就這點會覺得有點影響食慾吧~
應該多點個湯來喝喝的
吃什麼都好.可是食量不大.就是一個吃虧…..
只看標題沒看內容,還真的猜對是大陸的店家,一看店面就覺的粉對岸,不知道該是說是粉好區分,還是土到粉好認,呵…
哈哈~~真巧!~
這家店小弟當年在上海出差的時候,可是每天的早餐呢~~